广东踏信冷链公司在全国部分城市与近百家物流公司建立了长期可靠的联运关系。实现了物流配送的一站式服务,在解决货物快速分流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门到门配送服务。为了促进市场竞争能力、强化公司管理和提升企业形象,不断的学习前沿物流模式优化企业管理资源。多年来,公司很多员工都经过现代化物流理论与运营的培训,并且长期从事车辆调度和运输管理业务,熟悉物流市场运作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物流操作经验。以诚信、热情、优质的工作为各大企业服务,与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业绩蒸蒸日上!
冷链物流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发展关系国民健康、农业现代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图片
2016至2021年,伴随我国城镇化水平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冷链物流产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从2216亿元增长至4586亿元,平均增速为15.72%,冷库库容从1亿立方米增长至1.96亿立方米,平均增速约为14.32%,库容规模居全球前列。
2021年1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是我国冷链流行业首个顶层设计和第一份五年规划,提出2025年在全国层面打造100个左右骨干冷链基地和四纵四横的冷链物流骨干通道;2021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简称《方案》),进一步对骨干冷链基地的布局和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2020年7月和2022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先后发布了第一批17个和第二批2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冷链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次研究尝试回答三个问题:一是我国冷链设施有多大发展空间,二是骨干冷链基地如何建设,三是冷链仓储企业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
01
我国冷链设施
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一)从政策导向看:
要求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首次提出在国家层面构建“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打造内外联通的“四横四纵”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
“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为“三级节点、两大系统、一体化网络”融合联动。其中三级冷链物流节点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和产销两端冷链物流设施”;两大系统为服务国内产销、国际进出口的两大冷链物流系统;一体化网络为设施集约、运输高效、服务优质、安全可靠的国内国际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
“四横四纵”冷链物流骨干通道,是结合我国冷链产品流通和进出口主方向,串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19个城市群与西北、西南、东南沿海、中部、华东、华北、东北等农产品主产区。“四横”是“北部、鲁陕藏、长江、南部”大通道,“四纵”是“西部、二广、京鄂闽、东部沿海”大通道。
《规划》提出加快构建的冷链体系,各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冷链专项规划,反映出我国冷链设施存在的缺口。
(二)从投资价值看
枢纽型和销地型冷链设施更具备成为优质运营资产的潜力。
冷链设施从服务食品生产和运输的环节来看,主要分为产地端、枢纽型(以国家骨干冷链基地为主)和销地端三个环节。目前,产地端冷库较难盈利,一方面是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分散,集散效率底,二是产地对冷库的需求存在淡旺季,淡季拉低出租率。相比之下,枢纽型和销地端冷链设施更具有投资价值。枢纽型和销地端冷链设施通常布置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消费强劲的一、二线城市,能保证较高的使用率和周转率。目前我国冷链仓储业务的毛利率约为15%,净利率约为7%-8%。
02
骨干冷链基地
是国家冷链体系中的枢纽,功能综合、业态丰富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是面向生鲜农产品优势产区和集散地,依托存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重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一)基地分布
充分结合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通道,强调了东中西均衡布局
骨干冷链基地所在城市的人口和交通条件优越。《方案》提出依托106个城市开展基地布局建设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基地承载城市2021年常住人口约为7.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0%以上;其中71个城市(超过70%)是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56个城市(超过50%)位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20年7月和2022年10月先后公布了第一批17个和第二批2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两批次共41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其中浙江、山东分别布局3个。骨干冷链基地的布局注重了东、中、西区域的均衡。
表1:两批次国家股份冷链物流基地所在省市的分布情况
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发布
已发布的两批次共41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分布于“四横四纵”大通道上,是通道的重点节点。
图3:骨干冷链基地在国家冷链体系中的分布示意图
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