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踏信冷链物流自有及长期合作车辆有700余台,其中包括箱式车、超长车、冷藏车等各型车辆。可根据客户产品特点及运输要求提供不同车辆,且所有在踏信合作的车辆均与踏信签有严格的合作合同。具体运作参照《运输业务标准操作程序》2001年3月版的“汽车运输的审核程序”、“公路运输回程车发运管理”及“货物运输安全及风险管理”内容,以及运输联盟方案,能充分保障客户所运货物安全准时到达及回单及时、准确、完整。
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
物流企业由于提供服务品种与方式的特殊性,其在成本管理上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物流企业无存货特性是物流企业与产品制造业的显著区别。在运输作业中,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是实现物品的空间转移,所产生的成本无法按产品进行归集,传统产品核算中“产成品”等会计科目将不会出现。对于服务的接受者而言,物流服务只在完成时能被深刻感受到,其中间环节无法储存与变更,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其次,间接费用占比高。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在成本构成中,间接费用包含的内容较多金额较大,对于间接成本的管理创新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后,成本组成部分间效用冲突。运输成本与包装成本是物流企业成本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严格控制包装成本则会在运输过程中增加损坏风险,如何将各项成本进行合理规划以实现利益*大化是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关键。
二、中小物流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小物流企业其在经营规模及服务辐射范围上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其在成本管理方法及成本控制程序等方面缺乏科学性。对于中小物流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分析是优化成本管理的基础。
(一)缺乏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中小物流企业在成本管理的方式上大多采用一般企业管理模式,没有结合物流企业的特殊性,使得管理效率不高。同时,受到技术的局限在成本核算与控制的过程中信息化程度低,在成本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上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和方法。体系始终是保证企业基层员工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只有确立了管理体系,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才会更加规范,通过体系来约束员工工作,同时当体系臻至成熟之后对于员工管理工作的展开也有章可循,相关成本管理的员工可以通过体系的要求来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展开得更加科学也更有效率。但是现阶段在物流企业中并没有形成与行业特色和企业特色针对性相对较强的管理体系,导致了在物流企业当中的成本管理质量迟迟难以提升,起到的效果甚微。
(二)成本核算过程不够严谨
物流企业由于其行业及提供负荷的特殊性,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高,传统成本核算中以产品数量对间接费用进行归集与分配的方法,在直接应用于物流企业时会影响核算结果的真实性。物流企业由于其服务的多样性等特点,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大多选择单一的核算方法,其严谨性与**性无法保证。因为成本管理针对性欠缺导致所制定的成本管理手段有效性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成本核算数据欠缺完整性
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直接决定了其成本核算的质量高低。部分中小物流企业在物流成本核算中往往将管理费用等支出摊入物流成本,以至于无法准确获取真实物流成本数据。同时,也存在部分中小物流企业在核算时仅将直接的物流成本计入账户,使得物流成本被低估从而影响数据的完整。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有赖于企业的内部资本和运营成本的多寡,但是由于现阶段企业成本核算的数据不够**,导致了企业对于内部的运营资本、运营成本以及利润空间都缺乏准确清晰的认知,而当这些数据**性的匮乏反作用于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时,所带来的影响是极为致命的。正因为对于企业内部运营资本了解得不够**,导致了企业领导层在制定战略决策的过程当中常常出现高估或低估了可利用的成本,对于可利用资本估算的准确性缺乏也会影响物流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四)缺乏成本管理专业人才
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优化方法需要企业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及一线员工对新的成本核算方法、物流信息平台等成本管理的新方法新技术有全面的了解。然而,在中小物流企业中部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无法与信息化管理程序相匹配,人员分工尚不明确,这些都制约了物流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系统的建立与优化。员工本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得不到保障,那么员工的工作开展质量和效率也就难以得到保障,进而造成物流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有效性欠缺,需要改良。
三、优化中小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随着社会生活及经济发展对物流服务的依赖性逐渐加强,中小物流企业在促进商品交易和保障就业等各方面都发挥了积极高效的作用。为保障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我国从不同层面出台了多项物流企业降本增效的政策,中小物流企业应从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加强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优化。
(一)优化成本控制方法
中小物流企业现在普遍采用一般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整体成本进行核算,在成本控制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方法未能形成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在实践中作业成本法对于物流企业成本控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能够将复杂的成本构成按作业进行梳理,能够更加真实地体现物流服务的全过程信息。同时,针对物流服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作业成本法能将服务细化到每一个作业动因,针对每一项服务都能及时对成本进行精细化核算,也能根据作业成本提升定价的**性。为此企业在确定成本控制方法时应该充分利用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将作业成本法有效地引入到中小物流企业,企业再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运营细节做出对应的改良,使作业成本法与企业的契合程度更高,对于企业的影响和帮助更大更强。
(二)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重点在于信息化及供应链管理。企业自建或借助物流信息公共服务中心,通过将服务对象与供应商信息共享的方式,实现对流通过程的供应链管理,能够将供应链各环节的异质性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大程度满足客户对于物流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在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配送环节的效率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具体执行中可以通过提高车辆满载率,合理规划运输路线等方式降低综合运输成本,在运输工具的选择上也应根据市场需求将自有工具与租赁工具协调适用以降低运行成本。利用运营管理的提升可以实现资源的协调搭配,整合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与市场充分衔接,进而实现节缩成本的目的。
(三)合理利用政策优势
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在降低物流成本、减轻中小企业税收方面出台了很多的有利政策。2020年国家发改委联合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10号),意见从深化关键环节改革、加强土地和资金保障、深入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加强信息开放共享、推动物流设施高效衔接以及推动物流业提质增效等多方面为物流成本减负提出了可行方案。同时,在中小企业税收保护方面,2020年3月1日针对个体工商户的增值税税率由3%进一步降至1%。2018年开始国家对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也进行了修正,由50万元的上限提高到100万元,针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少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小型企业,进一步降低所得税率为20%,实际执行税率为10%。物流企业需要对各项政策进行仔细解读,结合企业特点,合理利用政策优势,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同时企业在制定战略决策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充分地考虑政治环境,从政治环境、未来发展以及内部资本多方面分析,力求用*少的成本达到**的经营效果,将资源*大程度发挥效用。
(四)培养物流成本管理复合型人才
中小物流企业受到经营规模的限制,在人员配置方面无法仿照大型企业进行精细化分工。因此,作为成本控制的主要参与者,财务人员的培养应趋向复合型。一方面要熟悉企业基础业务,同时要加强对于作业成本法等成本控制方法的培训,使得每一位财务人员能够在成本核算与控制上,能够更好的结合物流行业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优化。对于处于一线的员工则要加强信息化技能培训,使每一位具体业务的操作者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并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另外一方面应该从新员工的招纳入手,不断地引进专业型复合型人才,企业应该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准入门槛,引进高质量人才,在面试考核的过程中则需要根据企业的行业特色以及企业的经营特色入手展开考核,力求招纳更多的具有较高专业执行能力、专业理解能力以及优良职业精神的人才,在岗前培训的过程当中也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特色和战略目标让新员工队伍对企业的认知力度增强,对于自身工作内容、工作特点理解得更加全面,便于以后工作的有效展开。企业从已有员工和新招纳的员工两方面入手,展开有效培训,打造出专业素养相对高的员工团队,综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养,当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之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共同让物流的成本管理展开得更加科学、规范、有效。
四、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发展的形势一片大好,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在市场经济当中,不断的为市场经济注入新鲜血液,保证经济发展的活力。但也正因为同行企业的不断增加,导致了在市场发展的过程当中所面对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想要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通过节缩成本来实现利润空间的扩大,物流企业也同样如此,但是现阶段的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过程当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在企业内部缺乏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导致了在成本管理过程当中工作开展杂乱无序,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影响和帮助相对较小,其次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核算方法不够严谨,再次在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数据缺乏完整性,*后还出现了成本管理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性欠缺的问题,为了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企业可以优化成本控制方法、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合理利用政策优势并且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以此来不断提高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让成本管理为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切实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