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2021,23(4):30-36.
发展我国农产品智慧物流是提升农产品产后附加值、保证农产品品质的迫切需求。农产品智慧物流在满足强大内部需求的同时,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支持消费升级、保障食品安全。此外,通过智能规划和资源共享,农产品智慧物流将减少物流能耗排放,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中国工程院赵春江院士研究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1年第4期发表《农产品智慧物流发展研究》一文。文章分析了农产品智慧物流的需求,梳理了农产品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凝练了信息化、标准及质量、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立足国情,论证提出了 2035 年我国农产品智慧物流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文章研究表明,加强政策扶持、标准化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是实现农产品智慧物流健全发展的关键基础与保障;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应用拓展,推动了我国农产品传统物流向农产品智慧物流的转型升级;智能化、一体化、绿色化的供应链将是未来农产品智慧物流的主要发展方向。相关研究可为农产品物流行业的整体运营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升级提供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
一、前言
“智慧物流”既是学术研究观点,也是行业发展概念,指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和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智能执行的能力,增强整体的智慧化、网络化与自动化水平。农产品智慧物流指在农产品采后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各个环节中,实现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及时处理、自我调整的**功能。
农产品智慧物流的建设与发展取决于物流基础设施的条件,物流基础设施是驱动和实现农产品智慧物流的主要载体。在我国,农产品智慧物流起步较晚,必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够成熟,在政策制定、标准化体系建设与监管、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仍显滞后;高精度、低成本感知传感器较为缺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普及应用率不高,环境与品质耦合预测模型尚属空白,是鲜明的技术性制约因素。因此,合理评价当前我国农产品智慧物流发展局面,精准凝练发展面临的问题,是落实我国农产品智慧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对于针对性解决问题、制定适合国情的农产品智慧物流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具有积极意义。
二、农产品智慧物流需求分析
从国家层面看,2010—2020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呈稳定增长态势,物流总费用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从 17.8% 下降至 14.7%,物流效率总体保持提升。在我国物流行业保持稳定增长的背景下,农产品智慧物流的发展可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 GDP 占比,促进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改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 年我国生鲜市场(含肉类、水产品、禽蛋、牛奶、蔬菜、水果)规模超过 1.3×109 t,冷链交易额达到 4700 亿元。庞大的市场规模、偏低的冷链流通率、过高的产后损失,显著增强了对农产品智慧物流技术的需求。农产品智慧物流在满足强大内部需求的同时,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支持消费升级、保障食品安全。此外,通过智能规划和资源共享,农产品智慧物流将减少物流能耗排放,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从企业层面看,农产品智慧物流的发展,有助于减少生鲜产品流通损失,可依托信息化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效能。依托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的共享经济模式,给物流“降成本”带来了新思路,货损率、管理效率、成本投入等诸多方面得以优化与改善,降低物流各环节成本,助力企业利润提升。通过农产品智慧物流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能力,服务企业的风险预测与适时调整,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从生产者层面看,农产品智慧物流的发展将打通农产品进城的全链条,成为农产品高效流通的 “助推器”,稳定和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扩充农产品产地销售通道,降低农产品产地滞销风险,明显改善农产品的产地损耗率,从而提高农业经营的获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