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踏信冷链物流自有及长期合作车辆有700余台,其中包括箱式车、超长车、冷藏车等各型车辆。可根据客户产品特点及运输要求提供不同车辆,且所有在踏信合作的车辆均与踏信签有严格的合作合同。具体运作参照《运输业务标准操作程序》2001年3月版的“汽车运输的审核程序”、“公路运输回程车发运管理”及“货物运输安全及风险管理”内容,以及运输联盟方案,能充分保障客户所运货物安全准时到达及回单及时、准确、完整。
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
大型超市也卖生鲜,他们怎么做的?其实商超一直有个口号:生鲜拉**,百货做毛利,杂货做业绩。
生鲜具有高频、刚需的特点,可以吸引客流。家电等百货利润高,但低频,用来赚毛利。每天的营业额还是要靠酒水饮料、零食等杂货来支撑。
像永辉超市,它的生鲜毛利只有14%,但其综合毛利率却长期维持在20%以上,就是用更高毛利的商品拉高了综合毛利率。
但每日优鲜的前置仓只有300平,限制了它的商品品类,一般只有1000-2000种。哪怕店仓一体模式都能达到5000-8000种,传统电商更是高达10万种。从这个角度来说,前置仓模式是*难靠其他品类来提升毛利率的一种模式。
想要压缩成本,按理说直接从原产地拿货是*低的,但是一个产地一个品种去聊,对采购端来说不太现实。连杰认为,“所以现在原产地直供更多停留在概念阶段,批发市场还是*主要的供货渠道。”
再一个是我国农户以散户居多,难以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同时也难以标准化,同一片果园的橘子还有大有小,有甜有酸。直接从原产地收购,算上筛选、加工、包装的成本,跟批发市场比低了多少也很难说。
生鲜供应链体系非常长:农户-合作社/基地-一级批发商-农产品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商-零售端-消费者。每个环节的衔接处都是加价空间,也就是抽走利润的地方,*后对接消费者的电商或商超真没啥好赚的。
供应链不仅体系长,而且生鲜采用冷链物流运输,运送成本远高于普通商品。普通商品从义乌发往全国,低到1块钱就可以搞定。但生鲜在运送过程中需要用泡沫箱、干冰活冰袋进行控温。一个泡沫箱加一公斤干冰,成本就要6元。
在生鲜的储存环节,温控尤其复杂。不同品种的生鲜所需的温度是不同的。比如香蕉放在12℃以下环境中容易发黑腐烂、鲜荔枝在0℃的环境中容易变味、番茄黄瓜柿子椒需要10℃的环境、白菜芹菜苹果桃子则适宜在0℃保存。
每一个变量,都是管理成本。
冷链物流贯穿生鲜电商的上、中、下游,冷链效率高,成本就低,冷链不断链,损耗就低。
而且我国错综复杂的城市层级造成了冗长的冷链流通体系,连杰表示,其实冷链物流也没怎么赚钱。冷链的覆盖率有限,我国90%的农村地区是送不到的,越下沉成本越高,成本包括冷链车、仓储、人力、耗材、控制系统等。
此外,物流配送有时候也讲究人情世故。
国内存在大量地方性中小冷链物流公司,如果想把这些企业都整合起来发挥更大优势,难度很大。某一个公司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本身就是难如登天。
对于生鲜电商的仓促物流之难,连杰表示,破局之道或许在于可以共享仓储、运输,让多家生鲜电商平台分摊高昂的冷链运输成本。
所以,每日优鲜=生鲜零售+电商+前置仓冷链物流,而这三个每一个都极其难做。在赚不到钱的处境下,基础设施成了时间的炮灰。
生鲜电商,刚需行业的非刚需产物?
“*菜是一个落后的行业。”正因为如此,徐正想要用先进的手段来改造这个行业。
生鲜电商一头连着生鲜,一头连着消费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链接供需的渠道。可问题是人们对生鲜电商的需求真有这么大吗?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9年中国生鲜市场渗透率为5.8%,2020年达到9.1%。风风火火搞了这么多年依然没有很大突破的根本原因,或许就在于没有大量的需求驱动。
像每日优鲜这种模式目前只能在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才能生存。因为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居住密度大,时间成本更高,生活节奏快,愿意为高品质产品以及时间付出成本。
但再往三四线城市走就很难突破了。三四线城市对高质量生鲜产品的需求并未达到一二线城市水平,且三四线城市也更多处于生鲜产品的产出地。本地的产品就能满足日常需求,不需要再花高价购*外地的生鲜产品。
中国人对食物的“鲜”有着极为苛刻的需求,鱼要鲜活的,鸡要现宰的。去趟附近的菜市场就能*到,为啥要去网上*没那么新鲜的呢?
头豹研究院的调查显示,有八成受访者在平台上*到过不新鲜的商品。在收到不新鲜的商品时,50%以上的受访者会选择降低该平台的使用频率或不再使用。
这就很矛盾了。用高昂的获客成本得来的顾客,在动态变化的产品属性面前,很容易说走就走。
每日优鲜以为自己做的是零售刚需行业,随时随地能*到东西,但这听起来更像是体验经济。
《2021年农贸市场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显示,菜市场/农贸市场/集市仍然是人们购*生鲜的主要渠道,占到了77.27%。
而且菜市场现在也在升级改造应对生鲜电商的冲击,像北京三源里菜市场就可以外卖到家。
徐正相信,女性客户未来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100件事中,没有去店里*菜这件事。根据他从小的观察,就没有看到身边的妈妈、姐姐、太太*菜是快乐的。
我想他片面的观察推导出了错误的结论。菜市场的烟火气和人情味是生鲜电商永远无法取代的。
汪曾祺曾说:
“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不仅中老年人偏好菜市场这种传统的方式,年轻人也开始流行逛菜市场。在豆瓣“菜市场爱好者”小组里聚集了14万“人间烟火客”。据不完全统计,曾经上过热搜的词条有“南方菜市场的服务真是绝了”“**吃的都在菜市场里”“被菜市场的烟火气打动了”“菜市场里的美学”等。
互联网普及带来的数字生活固然便利,但也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远方化。我们可以很快获知大洋彼岸的国家发生了什么,却不知道自己的对门住的是谁。
人类学家项飙指出,现代社会的一个趋势,就是附近的消失。我们长期与周围生活割裂,成为了原子化的个体。
逛菜市场,是一个让年轻人回归附近,重新找到跟世界的情感连接的方式,这个过程有趣且治愈。
古龙说,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
有时候,一个菜市场给人的安慰,就跟深夜便利店还亮着的灯一样。
从这个角度来说,*菜从来不是什么落后的行业,妄图用高科技手段和资本助推在短时间内就颠覆掉,碰壁的概率会相当大。
参考资料:
1、东方证券《生鲜电商多模式发展期——前置仓细分赛道尽显韧性,玩家各显身手——生鲜电商行业深度报告》
2、东吴证券《深度分析——生鲜电商战事升级,路向何方叮咚*菜VSVS社区团购》
3、零壹财经《:生鲜电商第一股陷入前置仓困境》
4、头豹研究院《2022年中国线上*菜平台行业概览》
5、东吴证券《生鲜电商之社区零售——前路可期,尚存近忧》
6、时刻头条《创始人徐正谈起 卖蓝莓的“遭遇”》
7、商业与生活《的新零售生意经:大家都让你走的那条路未必是**的|专访徐正》
8、徐正湖畔答辩LIVE:的管理三板斧
9、远川研究所《超市的黄昏静悄悄》
10、混沌学园《为什么生鲜电商这么难做》
11、南方周末《为什么年轻人流行逛菜市场了 | 南周知道》
12、Insdaily《一个人若走投无路,就放他去菜市场》
烧光百亿元,每日优鲜无人接盘
央广网北京8月3日消息(记者邵蓝洁)每日优鲜倒下来飘散的每一粒灰尘,都成了供应商和员工头上的一座山。在每日优鲜上海前置仓里工作了三年的吴力至今还在疑惑,“一个上市公司,说解散就解散了?”但是理智提醒他,尽快止损。8月2日,吴力前往上海宝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寻找帮助以追回欠薪,“一周之后开庭,不过工作人员暗示我们解决的希望不大。”
图片
图源自CFP
欠薪难讨
7月29日凌晨三点钟,吴力接到了店长的通知,“系统崩溃,明天不用上班了。”在每日优鲜门店工作了三年,吴力半年前就感知到门店和订单在锐减,但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店长直接说上个月工资不发了”。
天亮之后,吴力和其他员工迅速组成了一个几百人的维权群,前往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因为来的人太多,现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我们设置了专门的通道,每天接待30名员工登记情况。”
央广网记者在一份“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书”上看到,一位员工要求每日优鲜支付承诺的疫情期间垫付的住宿费用以及7月份工资,合计一万多元。7月27日,这位员工刚刚被告知几千元的住宿费用将在8月初发放,结果一天后,每日优鲜就宣布停止极速达业务,“7月28日,公司开部门大会通知无力支付工资及垫付的费用,并宣布我所在部门全国解散,所以本人申请仲裁。”
7月28日下午,一份流传广泛的录音显示,每日优鲜HR部门通过飞书电话会议“就地解散”员工,立马引爆了舆论。“店长是和每日优鲜签的劳动合同,被拖欠了两个月工资,我们仓管和配送员是跟第三方劳务公司签的,拖欠了一个月工资,之前几个月已经不发绩效了,只有基本工资。”吴力向央广网出示了一份合同协议,他所签署的公司为河南久来米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承包了常熟每日优鲜电子商务优鲜公司的前置仓/大仓仓储物流配送服务项目。
“我们签署的是劳动协议,不是劳动合同,所以劳动仲裁中心是不受理的,只能去法院,如果上海法院也不受理,就得去河南当地法院。”登记过情况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暗示吴力,问题解决的可能性不大,但也尽力推动,预计一周之后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