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踏信冷链公司在全国部分城市与近百家物流公司建立了长期可靠的联运关系。实现了物流配送的一站式服务,在解决货物快速分流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门到门配送服务。为了促进市场竞争能力、强化公司管理和提升企业形象,不断的学习前沿物流模式优化企业管理资源。多年来,公司很多员工都经过现代化物流理论与运营的培训,并且长期从事车辆调度和运输管理业务,熟悉物流市场运作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物流操作经验。以诚信、热情、优质的工作为各大企业服务,与多家国内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业绩蒸蒸日上!
如果以2008年奥运会进入冷链赛道开始算起,中国冷链物流至今已经有15个年头的发展。目前,在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引导下,在各级行业组织、社会团体的推动下,中国冷链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冷链基础设施有了长足的发展,冷链市场不断培育成长,冷链业态呈现多元化发展。从社区团购到预制菜,中欧班列到城市配送,都在不断进步与完善;智能化驱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正成为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无疑又给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注射了一支强心剂。“这是我国冷链物流领域份五年规划,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层面,对建设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作出全方位、系统性部署,提出一系列务实、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举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疫情之下,中国冷链物流继续在夹缝中挣扎,既要担当国际进口重任,成了媒体眼中国际冷链病毒携带的运输者,更要在国内疫情严密防控、层层加码下坚持着保供民生工程。
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距离真正的冷链物流理念还相差悬殊,距离冷链物流的内涵更是相差太大,果蔬、肉类、水产品等食材方面的30%左右冷链流通率,与日本欧美在95%左右甚至的冷链流通率相差太大,60%左右的差异率,足以见得我们亟须努力。
国际冷藏仓库协会IARW 新公布数据中,全球冷链巨头,中国没有一家企业。排名中,美国独占五席,新西兰2家,日本和墨西哥各1家。排名的美国Lineage,冷库容量5066万立方米,几乎相当于全中国的一半。而国内排名高的中外运冷链物流,只有274万立方米,仅为Lineage的1/20。
静下心来想想,中国冷链物流15年来,冷链众生,千姿百态,先驱者若干,先烈者也不在少数,有的本应避免,但在大潮中迷失方向,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案例此起彼伏。
我们整个冷链各条产业链以及整个社会需要从下面几个维度值得我们去探讨与交流,同时这也是中国冷链发展的现实问题。
食品安全与冷链物流相关的一些反面案例
日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日本整个社会对食品安全是受法律和舆论双重监督的,也是零容忍的,基本上出一次事故,想再翻身,比登天还难。日本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整治,对食品造假行为严惩不贷,一旦被发现,相关企业生产的食品全部在商场下架。如果该食品企业是上市企业,则股票暴跌,终结局一般是倾家荡产。企业总裁通常先辞职,进而接受法律惩罚。日本媒体更是穷追不舍,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截至目前,日本直接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就有20多部。这些法律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不但保证食品安全,也能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日本政府也会经常修改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使制度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2008年1月,轰动全日本的中国毒饺子事件将中国的食品安全推向了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