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到大连冷冻运输列表 冷冻物流 列表
广东踏信冷链物流自有及长期合作车辆有700余台,其中包括箱式车、超长车、冷藏车等各型车辆。可根据客户产品特点及运输要求提供不同车辆,且所有在踏信合作的车辆均与踏信签有严格的合作合同。具体运作参照《运输业务标准操作程序》2001年3月版的“汽车运输的审核程序”、“公路运输回程车发运管理”及“货物运输安全及风险管理”内容,以及运输联盟方案,能充分保障客户所运货物安全准时到达及回单及时、准确、完整。
01
前置仓业态仍处在盈利探索与高速增长期
1.1.前置仓发展历程梳理
前置仓的初概念是电商为提高配送时效在更接近消费者的地理范围内建立的小 型仓库,而如今在新零售的赋能下,前置仓成为生鲜电商企业的“掌中宝”,为满足 消费者的物流时效需要以及个性化需求提供可能。回顾前置仓的发展历程如下:
萌芽摸索期(2015-2017年):随着气温高,配送慢等问题,2015 年夏季生鲜电商行 业痛点集中爆发,另外 B2C 模式下冷链费用过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生鲜 电商企业提出前置仓模式。2015 年 9 月,每日优鲜决定要“All in 前置仓”,推 出前置仓 1.0 版本。此阶段虽有很多企业尝试前置仓模式,但由于仓配能力与消费 者需求不够统一,冷链技术得不到加强以及管理问题,早早退出历史舞台。
创新摸索期(2018-2019 年):各家企业通过两年的时间不断布局前置仓,使前置仓 模式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并且在不断创新中,前置仓的模型也逐步明朗,开启 了 19 年的一场前置仓大竞赛。此阶段内,如商超的沃尔玛山姆,电商的每日优鲜, 后起之秀的朴朴超市和叮咚买菜都积极发展了自身的前置仓,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 更是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注入,但究竟前置仓的核心优势是在于算法还是商品,以及 面对成熟的 ToC 配送平台的竞争,需要进一步深究和解决。
崛起发展期(2020-至今):随着疫情爆发,线下餐饮全面停摆,生鲜行业迎来机遇。疫情期间,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以及京东到家等都出现订单井喷式增加,日活用户 不断提高的现象,且在后疫情时代,市场情绪并未出现反弹,日活用户仍在不断增 加。在订单和日活用户暴增的情况下,对前置仓的构建体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 以保证前置仓盈利的前提,必然是与商品质量,配送效率和单店的管理水平密切相 关。
相较传统模式,前置仓模式配送效率高、生鲜损耗小。传统模式通过中心仓进行 配送,将生鲜货物集中到城市配送中心,根据订单需求将货物从城市中心仓库发 送到消费者手中。出于成本考虑,中心仓常设置在远离市中心的城郊地区,运输 距离长导致难以满足快速配送的需求。针对传统模式痛点,创新高配送效率前置 仓模式出现。前置仓模式中,商家根据周边的需求情况提前将货物运送到社区附 近的前置仓内储存,消费者在生鲜电商平台下单后,直接从前置仓中拣取、包装 货物,并完成配送。由于生鲜产品直接从消费者附近的前置仓内发出,缩短了产 品到消费者的配送时间,降低了生鲜产品的损耗。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渗透率不足1%,有较大提升空间。作为消费频率高的 刚需行业,生鲜市场有着万亿级别的体量,2020 年生鲜零售市场规模达到 5 万亿元, 根据艾瑞咨询的测算,到 2025 年生鲜零售市场将达到 6.8 万亿元,而随着xinguan疫情 的影响,生鲜电商市场快速发展,2020 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达到 4584.9 亿元,而即 时配送的生鲜电商平台在疫情之中及之后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2018 年至 2020 年,以前置仓为代表的即时生鲜配送市场规模从 81 亿元增加至 337 亿元,年复合 增速达到 107%。从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生鲜市场庞大,而生鲜线上化占比仍然 较低,而以前置仓为代表的即时生鲜配送市场占比更是微乎其微,2020 年其市场渗 透率不足 1%,具有较大上升空间。且与生鲜电商整体市场增速相比,前置仓市场增 速远高于整体。
1.2.前置仓解决了传统生鲜电商的诸多痛点
1.2.1.传统生鲜电商面临诸多痛点
生鲜产品易腐蚀,到货损耗率高导致退货率高。传统生鲜电商普遍采用的冷链物流 模式是“泡沫箱+冷袋”的模式。用“泡沫箱+冷袋”把生鲜产品打包成一个包裹, 包裹内部形成适合生鲜产品保存的局部空间,包裹在物流运作时被视为普通包裹, 走现有常温物流配送体系。这种模式成本较低,但是对生鲜产品的品质保护难以保 证。据相关统计,我国果蔬类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率达到 25%-35%,到货损耗 率高导致消费者购物体验差,退货率居高不下。从北京消协调研的数据来看,消费 者购买生鲜产品时,不满意率高达 55.36%,其中 28.12%的消费者认为所购买的生 鲜产品不够新鲜。
生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购买体验较差。由于我国上游农产品种植分散,缺少明确 的产品分级筛选标准,导致农产品的“非标”问题明显。“非标”问题就是在购买生 鲜时,同样产品不同购买批次存在质量上的显著差异。每个人对生鲜农产品的口感 偏好、心理预期都有所差异。这个问题放到消费者层面,就会被进一步放大。外形、 口感、品质不稳定的生鲜产品,就上升到了质量不过关的判定。在这样的体验下, 消费者会更倾向于线下看得见摸得着的购买方式,影响线上生鲜渗透率。
配送时效性差,不能即时满足需求。由于生鲜产品的高频属性,消费者通常在当天 或者下一顿餐食 5 个小时内准备食材,因此普遍对时效性要求较高,而传统生鲜电 商平台采用中央仓库配送模式,即使同城配送,快也只能实现 24 小时送达,不能 满足消费者即时的生鲜需求,消费者权衡线下购买与线上购买时间因素,更多选择 去实体店购买。